1481百科网分享:封建社会的大地主,富绅是怎样生活的你想知道吗?如果想的话,那一定要去成都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氏庄园看看,这座庄园简直堪比一个小型“皇宫”。
其占地面积就高达七万多平米,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庄园里面,不仅有中式的亭台楼阁,还有不少西式的功能设施,内里的房屋大约有540多间。
而说起庄园的主人,那还真是家喻户晓,正是民国时期臭名昭著的大地主刘文彩,此人背靠军阀兄弟,在那个乱世割据的时代,利用手中的权力,横征暴敛肆意欺压百姓。
(刘文彩)
在川西地区,刘文彩就相当于当地的土皇帝,搜刮了无数的民脂民膏,给当时的川西老百姓带去极大的灾难。
不仅如此,他还欺男霸女,强抢无数美女藏于刘氏庄园供自己享乐,其中有名有姓的妻妾就有五人,直到1948年,作恶多端的刘文彩吐了血,死在离四川解放的前两个月里。
那么,在刘文彩病死之后,他的五名妻妾去了哪里呢?而她们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?
一、背靠兄弟发家,从农家小子到为富不仁的大地主
1887年,在一个普通中农的家庭里,刘文彩出生了,此时他已有兄弟姐妹四人,刘文彩排行第五,他的父亲是晚清时期的贡生,为此认为上学才是改变命运,实现家族荣誉的出路。
但小时候的刘文彩并不喜欢读书,反而是他的弟弟刘文辉,更具有读书天赋,在其16岁的时候,被保送至西安陆军中学就读,之后刘文辉在军旅的仕途上越走越顺。
刘文彩虽然读书不行,但他人狠鬼主意多,靠着旁门左道赚了一些钱财,可也仅限于乡村土财主,真正让他成为权势滔天的“土皇帝”。
(当上军阀的刘文辉)
还是后来刘文辉成了名震一方的军阀,正所谓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,在这个战火纷飞的乱世之中,枪杆子才是底气,有了这么一个手握军权的弟底,刘文彩自然也跟着飞黄腾达。
背靠刘文辉的势力,原本只是土财主的刘文彩,便摇身一变当上了川南护商处长,在当上这个护商处长之后,为了敛财,他开设征税项目高达44种之多。
这里面包含了花捐、锄头捐,甚至还有什么厕所捐,反正不管多离谱,通通都要交钱,而这还不是最让人愤怒的,因为仅从乐山到叙府的一百余公里,刘文彩便设置了商税关卡三十余处。
因为干的活计,都是油水最多的,所以刘文彩的财源自然是滚滚而来,随着权力带来金钱,而金钱又进一步巩固权力。
乱世之下,这个腐败罪恶的链条,成了刘文彩发家致富的本钱,随着势力的发展,他又被军阀兄弟推上了禁烟总长的位置。
(抽鸦片)
但禁的竟只是别人的烟场,刘文彩自己见烟的利润巨大,就开始逼迫穷苦百姓种植罂粟,甚至还会征收额外的烟苗税与烟土税。
面对刘文彩的横征暴敛,穷苦百姓没有反抗的能力,当时川南地区的人民可谓是深受其害。
同时,作为军政界的人员,刘文彩针对的不仅限于穷苦百姓,还有共产党与抗烟厘捐之人,这两者都是他敛钱路上的“绊脚石”。
(受地主压迫的百姓剧照)
对于已经钱权两握的刘文彩来说,绊脚石自然是要清除掉的,于是便派兵镇压川南工农革命军,并杀害了革命军的领导和战士,之后丧尽天良的他,更是制造了震惊川蜀的“五人堆事件”。
或许是连老天爷都看不过刘文彩的所作所为,1931年为了争夺地盘,他竟胆大包天地派人去重庆暗杀刘湘,结果任务失败,因为这一举动叔侄俩的关系也彻底告破。
当刘湘派飞机轰炸宜宾的时候,刘文彩不得不败走,但仓皇出逃之前,狠险狡诈的他竟还以收缴军费为由,大肆收缴了一笔钱财。
就这样,败走的刘文彩带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,回到安仁镇老家,开始了自己大宅子的建设。
二、耗巨资打造的刘氏庄园,成了后世的旅游景点
(位于安仁镇的刘氏庄园)
回到老家的刘文彩,虽然没有政治上的权力,但正所谓,瘦死的骆驼要比马大,刘文彩打不过外面实力强劲的军阀,但压迫老百姓却是得心应手。
他在老家当地豢养私兵,勾结官员,逐渐把安仁镇变成了自己的“封地”,用强买强卖的手段,收购了大量的自耕农土地。
除此之外,安仁镇所有的商铺或者产业,都成了刘文彩的私产,全乡镇的百姓也被迫给他当免费劳动力,因为只要他们稍有违背,刘文彩就会派出家丁对百姓进行毒打,甚至连杀人也只是寻常事情。
在这种惨无人道的压迫下,当地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,而刘文彩拥有如此多的财富,在生活上自然是极度的奢靡。
(刘氏庄园)
他在老家安仁镇修建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宅子,这可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种简单独宅,而是一个建筑群,整个庄园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,有天井与门窗,还有围墙。
屋子也是各有特色,多用不规则形状,不仅如此,各种不同功能的屋子也基本具备完善,而房子里的摆设,更是用了刘文彩从各地搜刮来的贵重古董来装饰。
因为好抽大烟,他特意命人在庄园里修建了一座“逍遥宫”,考虑到季节的变化,吸大烟的房屋,又分别设置了冬夏两间。
(刘氏庄园)
就算是在夏季里抽烟,那整个人也都是凉爽惬意的,而到了冬季则是温暖舒适,真可谓是两脚一抬,快乐似神仙。
刘氏庄园辉煌贵气又有格局的建筑群,从清末开始修建,直到民国末年才修建完成,由此可见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了,而这奢侈的背后,都是刘文彩明晃晃压榨老百姓的证据。
可是从历史变迁上来讲,庄园建筑的价值也同样值得让人记住,现如今,它已经被列为4A级旅游胜地。
(刘文彩坐过的吉普车)
刘文彩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,在他死后自家的宅院会变成旅游景点,毕竟当初临死之际,还心心念念地要回到刘氏庄园。
三、原配夫人去世,二姨太从妾室扶正
纵观地主刘文彩的一生,他鱼肉百姓,欺男霸女无数,其中被刘文彩迎进家门的女人有五个,总共两位妻子,三名姨太太。
在他没有发迹之前,家里已经有了一位原配夫人吕氏,夫妻二人可以算得上是青梅竹马,吕氏为人恭顺勤勉,也不曾嫌弃刘文彩穷,只一心照顾好家里大小事务。
婚后不久,二人先后育有一儿一女,因为孩子的缘故,当时的刘文彩十分敬重吕氏,这段时间也是夫妻两人最和睦幸福的时光。
后来刘文彩通过钻营取巧的手段,挣到了一大笔家财,为此置办宅院,购买奴仆,而妻人吕氏自然也跟着他,过起了大户人家体面夫人的优渥生活。
一开始吕氏的生活也顺遂,但世上的男人哪有不偷腥的,刘文彩也不例外,在搬进大宅子没多久,他便看上了一户农家姑娘。
此女名叫杨仲华,正值妙龄,长得那叫一个漂亮,当时的刘文彩早已是而立之年,所以他比人家姑娘大了十几岁。
在相中杨仲华之后,刘文彩直接找到姑娘家里,跟杨父表明心意,面对恶名远扬的刘文彩,杨父是吓得浑身发抖,但一听到对方要娶自己的女儿当姨太太,杨父又变得喜笑颜开。
(刘文彩与妻妾)
然而杨仲华一想到给人当妾室,心里是十分不乐意,但她又不得不听从父亲的安排,就这样,年仅17岁的杨仲华嫁给了刘文彩,成了他第一房姨太太。
然而进入刘家的宅院后,心中不情愿的杨仲华,很快就被刘文彩的金钱攻势给拿下,这种豪华奢侈的生活,让杨仲华沉迷其中,又因为吕氏人老珠黄不受刘文彩的宠爱,她便觉得自己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。
恰好此时,吕氏的一双儿女因病离开了人世,身为母亲的吕氏,承受不住丧子之痛,而导致身体每况愈下,最终常年郁结于心而撒手人寰了。
(刘文彩蜡像)
对于发妻吕氏的离世,刘文彩心里还是很难过的,为此他消沉的一段时间,但在杨仲华的陪伴下,刘文彩很快就将吕氏忘之脑后,把二姨太杨仲华扶为正室夫人。
而当上刘家主母的杨仲华,也不是吃素的,在治家上很有几分手段,府上的一众奴仆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,再加上她本身很得刘文彩的喜爱,短短几年间,杨仲华就为刘文彩生下一儿一女。
(凌君如的照片)
可生性风流的刘文彩,并不会为了一棵而放弃整片森森,在杨仲华怀孕生子的期间,他依然在外面寻花问柳,而这一次,刘文彩看上了青楼妓子凌君如,还要纳她做三姨太。
杨仲华知道刘文彩这人喜新厌旧,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,丈夫要把风尘女子纳为三姨太,作为好人家出身的女儿,杨仲华打心眼里看不上凌君如。
为了阻止凌君如进门,她收拾好行李回了娘家,并表示自己和风尘女子只能二选一,结果显而易见,凉薄的刘文彩选择了凌君如。
后来新中国成立,四川也随之解放,在刘文彩病死之后,她不再是刘家的夫人,而是成了一名普通人,因为生活窘迫,只能靠打零工度日,1953年55岁的杨仲华因病逝世。
四、只见新人笑,哪闻旧人哭
(凌君如和梁惠灵)
刘文彩的三姨太凌君如,是青楼当红名妓,长相自然不差,更难得的是她媚骨天成,作为成都城中的欢场女子,凌君如也是见识过不少大人物的,但其间就属刘文彩对她出手最为大方。
见识过刘文彩的出手阔绰后,凌君如自知欢场不是长久之计,所以没过多久,她便嫁进了刘家。
两人成婚后,刘文彩对凌君如很好,不管是价值不菲的首饰,还是昂贵的衣服都给她置办。
可以说当时的凌君如虽然是妾室,但待遇却是正牌夫人的级别,然而时间一长,不甘寂寞的凌君如,却开始想念成都欢场里的生活。
她无法忍受这种安分的已婚妇女生活,于是凌君如生出离开刘府,重返成都欢场的想法,但同时她也明白,刘文彩作为一个男人,自然不可能同意。
为了能顺利离开,凌君如将亲戚家的女儿梁惠灵,推荐给刘文彩当四姨太,之后她便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刘府,这一离开,凌君如就再也没有回来过,据说后来她在疾病贫困中去世。
同时,跟离经叛道的凌君如比起来,梁惠灵显得木讷老实,再加上她长得只能算清秀,所以并不得刘文彩的喜爱,之后梁惠灵便提出了离婚。
此时,刘文彩刚好纳了第五房姨太太,虽说他不喜欢梁惠灵,但也不愿让她走,可在劝说无后果之后,刘文彩还是给梁惠灵一些财物放她离开。
在刘文彩病死之后,梁惠灵便改名换姓重新找了男人嫁了,度过她平凡安稳的一生。
另外,随着梁惠灵的离开,这刘府只剩下五姨太王玉清,她比起刘文彩小了近27岁,因为上过学的缘故,王玉清为人处事十分有主张。
(40岁的王玉清)
老夫少妻的设定,让刘文彩非常宠爱王玉清,甚至还专门为她修建了一条通成都的公路,后来又在王玉清的劝说,开办了文彩中学。
刘文彩斥巨资修建的文彩中学,占地2000多亩地,学校里的设施也都十分齐全,除此之外,他还让附近的小孩都免费上学,在王玉清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老年的刘文彩做了不少善事。
直到1948年,刘文彩因肺叶溃烂,导致他吐血而死,而此时的王玉清才三十多岁,失去丈夫的依靠,又加上解放后,刘文彩作为地主,其搜刮的民脂民膏已经被全部充公。
家道中落的王玉清,只能到处给人做衣裳,靠针线活养活自己,后来遇到她的第二任丈夫,但也好景不长,第二任丈夫是个短命的,好在改革开放以后,王玉清每月可以领取政府的补贴,最终享年92岁,于2003年寿终正寝。
(老年时期的王玉清)
刘文彩作恶多端,在川西地区堪比“皇帝”,他落得个吐血而亡的下场,只能说是罪有应得,而与刘多彩有关联的五位女性,都是旧时代女子命运的缩影。
她们之中有的人结局凄凉,有的人则敢于反抗,冲破牢笼,而随着旧时代的结束,她们的故事也逐渐成为历史。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1543321114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1481.net/m/10661.html